光速上线与退役不是拟人偶像的失利而是本身的不合时宜
7月 06 2022 鸭脖体育app在线登录|世界杯|法国队 黑塔利亚萌娘2月17日,名字引自《沁园春雪》与《清平乐六盘山》的两位虚拟偶像“江山娇与红旗漫”出道了。
而这个虚拟偶像组合,也或许成为了最短命的虚拟偶像。在上线六小时后,共青团的微博删除了宣传内容。两天后,“江山娇与红旗漫official”的官博也彻底清空。
除去微博机制中,博主互动后将会被置顶的评论为正向,几乎全部内容均为负面评论。
(*炎上一词本来自《尚书·洪范》,但在日本网络中,该词已经有了进化与引申:许多人对一件事情引发集中吐槽、批判、语言攻击,场面十分骚乱,如同火势急速蔓延一般不可控制)
接近年轻人亚文化的虚拟偶像,在作为共青团的“团属爱豆”出现后,完全不被买账。
当然,在“考古”中,小编发现,虽然这一次才算是正式官宣,但是江山娇早就现出踪迹。
2019年10月21日,江山娇就曾与同为虚拟人物的网易旗下“绊爱”、追星少女“菁于茜”共同于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网络文化与青年”分论坛进行表演。
换言之,早在半年前,江山娇就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形象,而红旗漫当时或许还不成熟、或许还有调整,总之当时并未出现。
在江山娇与红旗漫之前,对于国家的拟人化其实早有。最早应该追溯到漫画/动画《黑塔利亚》。
首先,原作漫画与动画均由日本制作,本身并非任何官方行为。其次,在《黑塔利亚》的相关内容中,都使用着自己的一套礼仪与限制以区分虚拟人物与现实国别的差异。
《黑塔利亚》萌娘百科页面中,随处可见的“/”符号,以及在相关论坛中多绰号、几乎无直接国别名的现象,正是其中礼仪的一环。
尽管起源于此,并不能完全切割干净,但作为小众文化圈,圈内风气也做到了一个极致。
而谈到国内,比起真正的拟人化,拟动物化反而是更加流行的元素。不过,动物的形象与人格化的内容,某种意义上依然可以划分为拟人化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账号是月球车玉兔以及它的后继者月球车玉兔二号,二者均进行了人格化的拟动物化运营,中国探月工程是兔兔们的师父,两只兔兔是前后辈关系。作为中国探月工程旗下的账号,这个账号无疑具有半官方的性质。
现在去停运许久的@月球车玉兔 微博下,还可以看到有人和它说着你好。而@月球车玉兔二号 延续了月球车玉兔的工作,有科普,有科幻小说,也汇报着@中国探月工程 的部分动态。将数据、科学简化为口语的科普表达,传达着来自星空的理科浪漫。
而国家的拟动物化,则要以民间的《那兔那年那些事》为代表。作品以相关国家或地区以动物的形象展现趣味方式,描绘了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国内外一些军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
伴随着种花家兔子们的奋斗,粗略地回顾近现代历史,被其中的精神感动。骗走观众眼泪是确实是《那兔那年那些事》,但真正让人落泪的还是故事中的精神。
2020年2月18日,《那兔那年那些事》的第五季刚刚确认完结,目前评分仍然稳定在7.1。可见对于江山娇与红旗漫,从何拟人、拟人化是否合适,反而是次要的问题。
当然,与江山娇与红旗漫类似的情况并不是近期第一次出现,只不过,在并非官方活动的情况下,相关的话题也并不如此轰轰烈烈、引人注目。
在火神山、雷神山建设之时,4000万云监工为工地上的机器们起了各种有趣的绰号,叉酱、铲酱,小红、小白、小黄……
绰号已经不局限于绰号。在微博,小叉车开了超话,有人打榜,有人建立反黑站,最后甚至出现了定制娃娃。
从津津乐道科普某部设备的绰号是什么,到“可以但是没必要”,其实时间也不超过一个礼拜。
在“叉酱”以外,叉酱背后的人,辛苦几天、创造出“中国速度”的人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令人群情激奋的内容。那就是对冠状病毒的“昵称”:“阿冠”。对于这样的称呼,网络的绝大多数评价,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真疯了”。
万物皆可拟人的风气并不是一天两天,在各种漫画家的自由创作中,不仅猫狗、麻雀、大雁等等动物可以拟人,伞、刀、船、城市也可以化身成人开始一出好戏。内容做得好的自然被赞,内容不受欢迎,受到冷落也是理所当然。
而这一次,“叉酱”从娱乐到过火是一个案例,“阿冠”直接被骂同样是与此相当的案例。
在这场疫情中,大家看到了很多灾难无情人有情的动人故事,但一些伴随着自我牺牲的故事增加之后,对于种种故事,作为围观者,大家只想看英雄被妥帖照顾的暖心故事。
《紫光阁》或者说《旗帜》是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管、旗帜杂志社主办的机关党建月刊,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机关刊。在今年一月,紫光阁曾经评论饭圈文化中的撕与黑。
这些内容,并不是每个人都看不透,只是有的粉丝也已经被困在其中,因为各种感情无法破局。而这样乱局的改变,也不是单纯的呼吁、或紫光阁点评后能够立马解决的问题。
尽管作为虚拟偶像,作为共青团的虚拟偶像,在纯粹以娱乐圈内评价,并不会真正利益相关的竞争对手进行着这些黑生意的竞争。但是,不提是否会有“有心人”有意抹黑,如何从种种套路中“出淤泥而不染”本身便已经是一种困难了。
作为共青团,本身的职责是为党培养、输送新生力量,职能是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试图尝试年轻化的宣传方式其实并没有问题,但当这尝试的渠道本身有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时,由“不合时宜”而来的翻车就难以避免了。
同为国家拟人作品《那兔》会和《黑塔利亚》一样长寿吗?
6月 29 2022 鸭脖体育app在线登录|世界杯|法国队 黑塔利亚萌娘自从同人这个概念普及了之后,每个季度引人注目的作品便大致分为三种:靠原著火得,靠同人火的,原著不错的同时靠同人火的。
这个结论在国家拟人类作品上尤其有说服力。比如《黑塔利亚》这样的作品,火了有超过十年之久,至今依然有大量粉丝——这对于任何一部作品来说都是很惊人的,而联系起它原作的质量,那几乎就是反常——我在B站完整地看过5季动画,坦白地说,动画的质量是完全配不上它的热度。
而《黑塔利亚》在国内最火的是在09年、10年,伴随着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和《为龙》——全部都是同人的产物。我不觉得那时候沉迷于王耀的人都是从黑塔利亚的原著来的,更直接地说,原著里的王耀和我们熟悉的老王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吧……
某种意义上也是帮助了很多年龄比较小的粉丝形成了爱国主义的观念,尽管是一开始完全意料不到的。
但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和《黑塔利亚》又不太一样。它好像处于某个夹缝之中——它本体就像个同人,历史教科书的同人;但它又真真切切地是个原著,它有人物,人物有性格,性格跟这些小动物所代表的国家在近代史中的所作所为有关……它的受众和宣传同时来源于军迷、历史爱好者、二次元爱好者还有官方对它的肯定。官方的宣传是《那兔》独有的一个优势。但是如果官方的宣传太过,弄得太正经,就像第四季,过于强调兔子的地位而忽视其他的国家,那就有一股新闻联播的既视感,不能令人信服;
而如果官方的宣传稍微让步于艺术的塑造,效果则会非常的好。比如我必须要夸一夸第五季最新的几集,也就是讲述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的——
这两集并没有着急让兔子出场,而是好像回到了第一季讲述朝鲜战争的时候,先从国际局势开始讲起——从大白鹅(南斯拉夫)与鹰酱(美国)的交锋开始,到大毛(俄罗斯)介入击落鹰酱的飞姬,直到这时候兔子才出场,被戴帽子(冤),最终在一些鹰酱的策划下发生了九十年代三大国耻之一的炸馆事件,三名外交官无辜身亡。
这一集好就好在它还原了历史的逻辑,不但描述了国耻的悲壮,还说清了为何发生这样的事,还展现了其他国家在这场纷争中的立场。依我的意见,那兔就该这么拍,既有戏剧张力,又还原了客观的历史,是优秀的科普——但是很遗憾的,实际上《那兔》从第一季开始,每一季的播放量都在不断地下滑,俨然是后继无力。
当然这跟它的选材有很大的关系,相比于九十年代的事和中国援非的事件,显然抗美援朝和的故事更为人所知——但,实际上更加需要被科普的内容不恰恰是那些更少被提到的事吗?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开始提到同人的原因。现在的问题是,《那兔》有具有魅力的人物,有历史叙事作打底,还有很多没有被制作的历史内容——它看起来很适合二次创作,就像《黑塔利亚》一样,虽然不像黑塔有那么重的腐女元素,但是底子还是不错的。现在B站上很多从原片里剪辑一下再配乐的《那兔》视频都能获得不低的播放量,在《那兔》影响力逐渐下降的现在,为什么官方不干脆就支持同人的再创作呢?要知道,国拟自从黑塔后就不是个小众的圈子,而且它和科普的本质并不矛盾……
作为一名从第一季看到现在的粉丝,我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来看《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而不是让它逐渐沉寂……